top of page

搜尋


雅文齋印舖|方寸之間匠人精神
臺中舊城區從日治時期開始快速發展,成為當時社會名流、商賈貴族尋求最時髦、最專業產品與服務的首選之地。雅文齋印舖呂家第一代老闆在15歲買下日籍老闆的經營權,精心磨練刻印技術,傳至二代、三代,服務過無數政商名流人士。 雅文齋並未因數位化生產的興起而選擇走捷徑。即便是在現今快速變...


安厚食客家餐廳|紅磚花布間的食光記憶
安厚食整修後 臺中市舊城區的快速發展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1908年縱貫鐵路的開通連接了南北各地的旅客,加速了城市的現代化和商業發展,1911年台中市區改正計畫設計了棋盤型道路,進一步促進了城市規劃的進步,1945年二戰結束後,隨著人口增加,城市逐漸向外擴展,商業和住宅區以台...


富興工廠1962|從閒置空間到創意社群的孵化所
臺中舊城在過去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20世紀初臺中火車站通車啟用後,帶動站前商業活動及經濟發展,當時火車站前發展迅速,相較起來後站的建設較少,但不乏有許多望族在此興家立業,其中包括吳鸞旖先生所興建的吳家花園(現為新時代購物中心),與其後代吳子瑜先生所興建天外天劇場(已拆除)...


蔡內科吉字街屋|從街屋書寫醫者初心
臺中舊城區於日治時期為政商、醫療及文化發展核心區域,現今中山路(舊稱新盛橋通,別稱鈴蘭通)及成功路(舊稱干橋通)是當時臺中最熱鬧的兩大商業街道,不僅日籍醫師選擇在此處開業,許多台籍菁英學成歸國後,也紛紛在市區開設診所及醫院,除了大眾熟知的宮原眼科,還包括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


鈴蘭133|老屋風華 匠心鑄造日式經典
從2012成立「中區再生基地」到2017年成立「中城再生文化協會」,一直以協會致力於透過紮實的調査、在地對話以及舉辦各類工作坊活動,讓年輕人和市民們,重新來認識舊市區。 由中城再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經營,協會參與協助輔導的「鈴蘭133」,空間規劃將延續其理念,創造一個能讓關心...


老濟生蔘藥行|承載家族記憶的中醫起家厝
祖傳三代的地方名醫所傳承留下的起家厝 老濟生藥房為一棟木構造建築物,在中區經營醫療養生已餘百年歷史,店家提供上選之中藥材和精誠的醫療服務,秉持以人為本的精神長年耕耘於醫藥事業,持續受到廣大群眾的信賴;我們可以從店面裡的藥櫃及製藥檯面看見濃濃的歷史風情,其古樸悠遠的人文特色更...


72號街屋|時光回溯的懷舊藝術空間
『舊』不止是過去,而是另一種未來延續 目前為台灣彩券行營運,預計租約到期後更動為藝術懷舊古物道具與展演空間,與隔壁民族路70號同為日式木造街屋,但72號立面破舊程度較大,其歷史可達60年以上,該建築經過屋主共識,期許建物透過還原修繕工法,重現當年時代之氛圍,配合古物件陳列打...


丸文調理食品-傳承三代的美味
丸文食品於1950年在臺中市第一市場55號攤位起家,主要商品有純手工旗魚鬆、旗魚丸、天婦羅等各式魚漿煉製品。 丸文食品正經歷家族企業的傳承及轉型階段,企業想要永續經營並傳承給下一代,整體企業形象的規劃與執行都至關重要;目前建築物招牌未完整統一,希望透過本計畫,能妥善處理更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