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泰行507 (老松町一丁目) Coffee座落於南區主幹道上-復興路三段的一座舊建築物,是一棟至今的日治時代舊式建築(明治38年,西元1905年),屋齡已經 116年,由於(大約民國70年代)的(復興路)道路拓寬,舊建物當年一樓前廊及二樓木造立面被迫拆毀,當時業主只能將一樓門面及二樓立面外牆用鐵皮簡便封住以擋風雨,...
蔡內科建築 中山路183號蔡內科建築在日治時期由日本人所興建,屬於折衷主義式建築,亦具有新藝術風格的街屋形式,混合日本殖民時期的技術,融合古典建築樣式。為二層樓建築,整體外觀簡潔有力,頂部線條乾淨俐落,既無多餘的裝飾,也沒有圍繞牆頭的花草飾帶,直線線條利落毫無裝飾,局部裝飾集中在女兒牆上,具氣派大門...
晨翰稅務記帳士事務所隨著台中市政府遷移到台灣大道後,舊市政府周邊人口流失,導致一些青年族群也跟著外移,留下來的只剩一些4-50年前就在此定居的老人們,可能因為房子比較老舊,所以會在此租房子的也是屬於比較弱勢的老人,所以想提供一部分場所讓這些人有可以聊天的地方及一些稅務上的資訊。...
博愛檢驗所醫療服務與社會責任——醫療院所轉型為醫事檢驗博物館: 博愛檢驗所承襲戰後棉被廠空間,至今開業40多年,為台中市醫檢師公會第7號會員、台中第13家檢驗所,負責人仍職業中,本檢驗所是少數保留民國60年代開業至今樣貌的檢驗所,其他多數同期開業檢驗所已歇業或已改變樣貌。本所保存完好...
龍生96共享空間Long Sun 96 Coworking Space從2012成立「中區再生基地」到2017年成立「中城再生文化協會」,一直以協會致力於透過紮實的調査、在地對話以及舉辦各類工作坊活動,讓年輕人和市民們,重新來認識舊市區。舊市區有需多被遺忘的閒置空間需要被活化再利用,而許多年輕的創業者或工作團隊需要適合的工作空間。為閒置空間與...
鈴蘭133從2012成立「中區再生基地」到2017年成立「中城再生文化協會」,一直以協會致力於透過紮實的調査、在地對話以及舉辦各類工作坊活動,讓年輕人和市民們,重新來認識舊市區。 由中城再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經營,協會參與協助輔導的「鈴蘭133」,空間規劃將延續其理念,創造一個能讓關心...
空氣閱讀Read the Air「用一間無人書店,取代夾娃娃機的都市殖民。」——空氣閱讀 我們希望以書店的模式,賦予空間更積極的意義。無人書店,有咖啡廳的功能,書店也是策展空間,也透過策展和選書引入對地方的理解、詮釋。書店本身有別於已經氾濫的夾娃娃機店更能引來話題和來客數,在來客數的基礎上,「空氣閱讀」就...
簡單生活創意空間本建築物內部數十年來當倉庫使用,電線紊亂,牆面裝修的壁紙,已經殘破不堪。早期木板隔間,遮住室內採光,窗邊採光也被隔間阻擋。原始檜木窗,更因長年外牆被攤販佔用,濕氣油煙等因素,窗框已經損毀,影響使用安全。 本申請標的共計屋齡達54年,因年久近30年當倉庫使用,外牆油煙髒污、管...
SPOT申請人熱衷台中市舊城發展,兒時背景的關係,尤其對第二市場中山路段有相當的熱情,也是”鈴蘭通散步納涼會”參與店家,希望改造此空間使其與過去”水果市場”的歷史連結,提倡”吃當季”、”吃在地”,以新鮮水果冰品為主要品項,將”水果市場”的記憶和故事融入產品,並邀請第二市場攤商至店內...
永裕行“永裕行” 是位於台中市第二市場的一棟閩式街屋, 由台中市政府興建於民國50年, 最初由蔡氏家族在此經營炒花生米及花生油販售、雜貨店的生意, 再轉行開水果批發, 隨著時空變遷, 水果市場遷移, 台中舊市區沒落, 此建築閒置將近40年之久, 僅作為存放水果包裝器材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