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老屋新生|Phase Coffee Roasters 打造中山路的咖啡文化新地標
位於台中市中區中山路的一棟老屋,透過全新的設計理念與經營模式,成功蛻變為充滿文化意義與探索樂趣的咖啡空間。
21 次查看
默然佇立四十餘年 總歸點亮舊城街角
擁有獨特拱窗立面、以特製馬賽克拼貼磁磚打造的典雅灰白色外牆,安靜佇立在中山路上的76號街屋,在經過40餘年歲月,風采依舊。該棟建築為王俊雄建築師在任職於三久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時的作品,約於67年1月下旬落成,耗資137萬多元。...
110 次查看0 則留言
堅持傳統手工西服 銀都西服
原由日本人經營之秋月西服社,在林家第一代接手後改為「銀都西服社」,佇立在台中舊城區已有將近80年歷史,從父親手上接下家業的第二代老闆林遠山先生,曾遠赴日本洋服專業學校修習裁縫技術,營運至今是少數堅持以傳統手工縫製西服的店家,一輩子以「堅持」為最重要的信念,從丈量、打版、剪裁...
48 次查看0 則留言
方寸之間匠人精神 雅文齋印舖
臺中舊城區從日治時期開始快速發展,成為當時社會名流、商賈貴族尋求最時髦、最專業產品與服務的首選之地。雅文齋印舖呂家第一代老闆在15歲買下日籍老闆的經營權,精心磨練刻印技術,傳至二代、三代,服務過無數政商名流人士。 雅文齋並未因數位化生產的興起而選擇走捷徑。即便是在現今快速變...
68 次查看0 則留言
看盡火車站前的熙來攘往 用美味溫暖人心的安厚食客家餐廳
安厚食整修後 臺中市舊城區的快速發展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1908年縱貫鐵路的開通連接了南北各地的旅客,加速了城市的現代化和商業發展,1911年台中市區改正計畫設計了棋盤型道路,進一步促進了城市規劃的進步,1945年二戰結束後,隨著人口增加,城市逐漸向外擴展,商業和住宅區以台...
43 次查看0 則留言
見證舊城風華年代 蔡內科吉字街屋淬鍊重生
臺中舊城區於日治時期為政商、醫療及文化發展核心區域,現今中山路(舊稱新盛橋通,別稱鈴蘭通)及成功路(舊稱干橋通)是當時臺中最熱鬧的兩大商業街道,不僅日籍醫師選擇在此處開業,許多台籍菁英學成歸國後,也紛紛在市區開設診所及醫院,除了大眾熟知的宮原眼科,還包括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
102 次查看1 則留言
空氣閱讀Read the Air
「用一間無人書店,取代夾娃娃機的都市殖民。」——空氣閱讀 我們希望以書店的模式,賦予空間更積極的意義。無人書店,有咖啡廳的功能,書店也是策展空間,也透過策展和選書引入對地方的理解、詮釋。書店本身有別於已經氾濫的夾娃娃機店更能引來話題和來客數,在來客數的基礎上,「空氣閱讀」就...
35 次查看0 則留言
祖傳三代的地方名醫所傳承留下的起家厝-老濟生藥行
祖傳三代的地方名醫所傳承留下的起家厝 老濟生藥房為一棟木構造建築物,在中區經營醫療養生已餘百年歷史,店家提供上選之中藥材和精誠的醫療服務,秉持以人為本的精神長年耕耘於醫藥事業,持續受到廣大群眾的信賴;我們可以從店面裡的藥櫃及製藥檯面看見濃濃的歷史風情,其古樸悠遠的人文特色更...
123 次查看0 則留言
丸文調理食品-傳承三代的美味
丸文食品於1950年在臺中市第一市場55號攤位起家,主要商品有純手工旗魚鬆、旗魚丸、天婦羅等各式魚漿煉製品。 丸文食品正經歷家族企業的傳承及轉型階段,企業想要永續經營並傳承給下一代,整體企業形象的規劃與執行都至關重要;目前建築物招牌未完整統一,希望透過本計畫,能妥善處理更換...
11 次查看0 則留言
台中市老舊街區活化願景藍圖構想
透過本計畫建置,藉由街區設計改造,使得民眾在過程產生其共鳴性,加深對本身街區之印象。 而民眾在過程中,產生價值感動之因素,不僅僅是認同在地發展,行銷在地特色文化產業,最後將城中城願景規劃,也將一併深植至民眾內 提升舊城新生之優質形象,街區品牌風格產生與認同,最後為此感到驕傲...
19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